我们的创意工作
创意工作是为产品塑造个性、构造形体、注入灵魂的过程,这个过程是设计师们所进行的一场头脑风暴,也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联袂打造。
当一个新产品被注入了灵魂,就有了生命,从此也有了他的命运。而产品的命运就是商品化之路。我们认为,只有认真务实地为产品塑造正能量的心态,坚韧不拔的性格,可人的外表,能干的体格,才能被人所接受、被青睐。创意工作必须要充分地去考虑产品的存在环境,而这一环境也是产品设计的根本出发点。正因为产品的存在环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,所以产品必须要被预定义。
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原创,每个产品都有他的生命性格,永远不可能被完整复制。我们永远支持原创,永远只做原创!让每款产品都能承载企业的文化、使命与社会责任。
我们为产品的美而生
产品的形体美感,因人而异,正所谓“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”。
所以,真正而绝对意义上的“美”是没有的,那么客户或者消费者想要买到漂亮的产品,设计师该如何去满足呢?
由于大众化与个性化的区别,由此产品之美有N种创作思维,也有N种相对意义。我们认为重点在“相对”二字,只有搞清楚了“相”的对象是谁?这个“美”就自然有美感了。
所以,开发前期的市场调查、用户需求分析就非常重要,对产品本身的价值定义也非常重要。谁要真正把握住了消费者的眼光,谁就把持了产品的市场地位,哪怕是一部分也足够。
我们在项目开发的实践中,除了从客户那里得到他的想法之外,我们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动员所有渠道人员,从终端消费者、经销商、售后客服、产品关联人群、潜在消费人群那里,听取意见,收集产品有关的信息。即使是已经非常熟知或升级换代的产品,这个过程对我们来说同样需要认真对待,甚至花掉了我们50%~70%的项目时间,不过我们认为这非常值得。
举个有趣的例子,我们曾经为一个成年人减压玩具项目作开发前期调查。在对成年人作调查过程中,顺便对近千个12岁以下小朋友们准备了不同内容的问卷,这群小朋友正是这些成年人的子女。结果让我们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惊喜。其实孩子们的想法看似天真,其实最纯粹。他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在构造期望,而这个期望正是“爱”的力量,孩子对父母的关爱之心。这些新内容应该在设计中被定义进去,我们认为产品必须要有人文关怀,要有思想。
对调查结果之后的分析理解则是一个思维重建的过程,重建的是不单纯是用户在用什么样的产品,而是用户最需要的是什么产品来满足他的要求,解决他想要解决的问题,就这样产品的“本来需求”,被我们挖掘出来。
在明确了产品的本来需求之后,我们的一切创新活动都非常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,而且在创意过程中,每个设计师都能很快激发出灵感,提供出满足使用人群需求的好方案、好点子。往往每一个新产品都是经历过较长的孕育过程后才初见端倪,一点点被赋予形体,从生下来那一刻,怎么看它都是那么美,而且是那么天然。我们总能自豪地说,“它本来就很美”,客户也是这么说。
为什么?因为我们花了太多马克笔之外的心思。
系统化设计
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创造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历史,而设计活动也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在发展,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,人的创造活动分工越来越细,设计活动与生产制造活动日益分离,涉及学科也逐渐走向成熟和专业化。
由于设计活动从属于人类创造活动之中,特别是从事产品创造的企业中,经营管理的决策者,产品开发的设计者,批量生产的制造者,市场营销的销售者,消费市场的使用者等等,都参与和制约着设计行为,影响着产品的开发活动。
对新产品目标的认识、理解、分析与判断水平,都会影响到产品设计方案。我们认为,设计与社会消费行为以及生活方式有关,与生产制造息息相关,设计与市场销售唇齿相依,与设计管理决策者紧密相连,设计与设计团队的设计能力有直接关系,设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“系统科学”是处理复杂工程的科学有效的方法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